- 請記住本站網址方便下次查詢 申通快遞網網址:www.shentongkuaidi.com 很容易记忆哦 www.申通快遞的拼音.com
快遞投保對錯
2022-09-20 13:56:50 来源: 评论:0 點擊:
簡介:保價1.8萬只需500元?,這則新聞頭條讓某快遞公司最近深陷輿論漩渦,也讓不少用戶聲討保價規則——以前快遞公司拒絕全額賠償丟失零件時,總說是因爲用戶沒有保價。但這一次,用戶選擇了保價。爲什麽他得不到全額...
轉載請注明本文來源:
快遞投保對錯全文如下:
“保價1.8萬只需500元?”,這則新聞頭條讓某快遞公司最近深陷輿論漩渦,也讓不少用戶聲討“保價規則”——以前快遞公司拒絕全額賠償丟失零件時,總說是因爲用戶沒有保價。但這一次,用戶選擇了保價。爲什麽他得不到全額賠償?
申通快遞单号查询网
本人網址:/news/1012.html快遞投保對錯全文如下:
“保價1.8萬只需500元?”,這則新聞頭條讓某快遞公司最近深陷輿論漩渦,也讓不少用戶聲討“保價規則”——以前快遞公司拒絕全額賠償丟失零件時,總說是因爲用戶沒有保價。但這一次,用戶選擇了保價。爲什麽他得不到全額賠償?
先來回顧一下事件的主要過程:用戶爲貼出的“手工”申請了18000元的保價,但在發貨過程中,“手工”件部分損壞,未完全損壞或完全丟失。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快遞公司只願意賠償部分損壞對應的經濟損失,所以只需要賠償500元;用戶的要求是按照保額獲得18000元賠付或者全新的同款“手作”。
哪一方的主張更合理?還是要看法律的具體規定。在《快遞暫行條例》中,關于保價賠償的規定是:“快件發生延誤、丟失、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,由從事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承擔賠償責任。”換句話說,具體答案要在快遞公司制定的投保規則裏找。于是我們在快遞公司的官網上找到了保價服務的理賠規則,裏面提到:“保價快遞按照實際價值賠償(損壞貨物可以修複的,在保價限額內賠償維修費用)。”
所以從法律和規則的角度來說,保價的理賠規則是比較明確的,只在保價限額內對用戶實際遭受損失的部分進行賠償。此外,《索賠規則》還分別給出了兩種情況下的計算公式。第一種是全額保價,即保額≥貨物實際價值。此時超出部分不予賠付,理賠金額=定損金額≤貨物價值;二是欠保險,即保險金額小于貨物的實際價值,此時的理賠金額=定損金額*(保險金額/貨物價值)。
有人可能會說,這些規則畢竟只是快遞公司單方面擬定的,可能是侵害用戶權益的“霸王條款”。但實際上,上述公式在大量財産保險合同中普遍存在,屬于各國保險公司主要適用的比例責任賠償方式,所以規則本身其實是可以理解的。
當然,規則正確不代表快遞公司的處理絕對正確。這一事件的關鍵在于,快遞公司主張的500元是否足以補償用戶的“實際價值損失”。還涉及到“手工制造”商品的特殊性。舉個例子,如果用戶交付並投保了36件總價18000元的普通商品,結果其中一件在快遞過程中完全損壞,那麽快遞公司就按照這500元(18000元/36)進行賠償,應該說是合理的。畢竟這部分損壞不會影響其他35件的實際價值。但對于“手工制作”來說,它的價值在于它的完全升值,各部分的價值幾乎無法單獨分離。所以即使損壞的部分只占整體的3%不到,在用戶眼中造成的損失也可能是30%甚至100%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用戶要求全額賠償或許也是有道理的。
所以,要想真正解決糾紛,必須給出一個“實際價值損失”的令人信服的說法。處理這一事件的理想模式應該是雙方將受損的“手辦”提交給專業獨立的評估機構,該機構可以計算出快遞公司需要賠償用戶的具體金額。
除了這次事件,整個快遞行業還有很多短板需要補齊。如上所述,就投保規則本身而言,快遞公司提供的內容是嚴謹而詳細的。但是,畢竟廣大用戶並不都是保險從業人員或者法律工作者。爲了將紙面上的規定轉化爲各方都能遵守的規則,快遞公司本應盡更多的說明義務,提醒用戶了解投保規則的各種計算公式。
但在實踐中,一些從業者出于推廣增值服務的心態,往往誇大“保價”能給用戶帶來的保障,卻故意忽略或淡化解釋規則中更爲複雜的內容,誤導部分用戶形成“該賠多少賠多少”的認識。所以當虧損實際發生時,用戶發現即使交了保費也很難達到當初的預期,自然會對保費規則乃至快遞行業産生不滿。要改變這種情況,需要快遞公司在事後理賠時拿出更多的誠意,但更重要的是要提前布局好所有的規則,讓投保服務真正做到公開透明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價值百萬元的奢侈品在快遞點泡水損壞。申通回應:未投保
下一篇:8月份發布了多家快遞企業的經營數據。機構:8月份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速放緩,單價保持穩
分享到:
收藏
